根據瑞再研究院最新sigma報告,全球保費首次超過 5 萬億美元, 保險業務重心持續東移
? 2018 年,全球保費首次突破 5 萬億美元,非壽險業務穩健增長,壽險業務表現低迷
? 基于新興市場在上述兩個板塊的強勁表現,以及發達市場非壽險業務的穩健增長,2019/20 年,全球壽險和非壽險保費實際增長率將在 3% 左右
? 在發達市場,由于利率較低,傳統儲蓄型壽險業務仍面臨挑戰
? 對于非壽險業務,從長遠來看,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不斷發展很可能會給車險保費帶來壓力
? 美國仍是最大的保險市場,緊隨其后的是中國和日本,這正好體現出保險業務重心繼續東移
? 到 2029 年,亞太地區將占全球保費的 42%——中國的份額預計將達到 20%。到 2030 年代中期,中國有望成為最大的保險市場
? 瑞再研究院將在北京設立其中國中心
蘇黎世,2019 年 7 月 4 日——2018年,全球保費首次突破 5 萬億美元關口,相當于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 6% 以上。根據瑞再研究院最新 sigma報告 《世界保險業:重心繼續東移》 (World insurance: the great pivot east continues),這主要是受益于非壽險板塊的穩健增長,特別是在中國和其他新興亞洲國家的帶動下,以及來自發達市場的貢獻。在新興市場的主導下,預測 2019/20 年全球保費實際增長 3%。壽險保費將增長 2.9 %,遠高于過去 10 年 0.6% 的年平均水平,中國的恢復增長將是主要推動力。在非壽險板塊,全球保費預計增長 3%,由亞洲新興市場領頭,以發達市場的強勁增長為支撐。未來兩年,中國將為全球壽險和非壽險保費的增長做出最大貢獻,到 2029 年,其在全球保費中所占份額將從目前的 11% 左右升至 20%。中國有望到 2030 年代中期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的保險市場。隨著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瑞再研究院很高興在發布其sigma報告的同時,宣布其在北京成立中國中心。
2018年,全球保費首次突破 5 萬億美元關口?!?018 年,全球直接承保保費相當于占全球 GDP 的 6% 以上,凸顯了保險業在支持全球可持續發展和韌性方面發揮的舉足輕重的作用。每年全球保費 5 萬億美元,這使得保險業作為長期投資者的角色變得越來越重要”,瑞士再保險首席經濟學家安仁禮( Jerome Jean Haegeli) 如是說。
2018 年,全球非壽險保費表現穩定,增長率為 3%,超過歷史平均水平 (2.2%),其中發達市場放緩,新興市場增長。在中國,由于人身意外和健康保險的強勁增長,非壽險保費上漲了 12%。與此同時,亞洲新興市場整體表現良好。由于歐洲、中國和拉丁美洲壽險業務出現萎縮,全球壽險板塊的增長受到抑制。
近期保險需求仍然保持強勁
瑞再研究院預測, 2019/20 年,全球保費實際增長率為 3%,主要受益于新興市場壽險和非壽險板塊的強勁增長?!扒熬俺錆M希望”,安仁禮 繼續說道,“雖然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但我們預期未來兩年保險需求仍將保持強勁,中國將是壽險和非壽險板塊保費增長的主要貢獻者?!?
根據預測,未來兩年全球壽險保費年增長率為 2.9%,遠高于過去 10 年 0.6% 的年平均增長水平。這將主要由新興市場推動,其保費預計增長率為 8.7%。具體而言,在未來兩年,預測中國將貢獻全球壽險保費增長的近一半,在 2018 年受監管政策收緊而大幅收縮 5.4% 后,中國壽險業務將反彈至 11% 的增速。在其他新興市場,稅收優惠(如阿根廷)等支持性政策以及一些亞洲市場推廣普惠金融計劃等也會提振保險需求。此外,新興市場積極的經濟發展勢頭和有利的人口結構也將發揮效用。
在發達市場,預測在 2019/20 年壽險保費將增長 1.2%。美國和加拿大會處于領跑地位,受益于在其年金業務的強勁增長、以及工資和就業的穩健增加。在亞太發達地區,人口老齡化和社會日益富裕等長期因素將支持保費增長。由于利率較低,傳統的儲蓄業務對發達市場的消費者仍然缺乏吸引力。受同樣原因的影響,壽險板塊的盈利能力仍將低迷。
預測 2019/20 年全球非壽險保費實際增長 3%,高于 10 年平均值水平 2.2%。新興市場將保持強勁增長態勢 (7%),盡管中國經濟增長較為溫和,增速有所放緩,但不妨礙其將再次成為全球非壽險保費增長的主要貢獻者。亞洲新興市場將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醫療、責任和農業保險需求強勁。此外,隨著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經濟走強,這些地區的非壽險板塊也將復蘇。
發達市場的非壽險保費將增長 1.8%,低于 2018 年,但高于 1.1% 的歷史平均水平。主要是由于美國和加拿大保費增長預期依然強勁,同時保費費率上調也提供了支持。其他發達地區很可能會是保持長期平均增長趨勢。非壽險板塊整體盈利能力仍將承壓。核保狀況有所改善,但市場疲軟趨勢不足以顯著縮小一直困擾該板塊的盈利能力缺口。
未來幾十年,非壽險板塊將面臨根本性的結構性轉變,目前的主導業務——汽車保險的保費可能會下降。這一潛在的下降趨勢將是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不斷發展的結果,這些技術預期將導致理賠減少,從而降低車險費率和保費規模。
長期來看,保險業務重心向東方和中國轉移的趨勢將持續
全球保險業務重心將繼續向亞洲轉移。2018 年,中國鞏固了其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的地位,年保費總額達到 5750 億美元。但如下表 2 所示,目前中國的市場規模仍不到美國(14690 億美元)的 40%,也小于歐洲三大市場的總和(英國、德國和法國:8360 億美元)。
當然,差距突出了追趕潛力。瑞再研究院預測,到 2029 年,整個亞太地區將占全球保費的 42%。中國現在和未來都將是這一發展進程的主要推動力,其在全球保費中所占的份額已從 1980 年的 0% 上升到 2018 年的 11%,預測 10 年后將達到 20%,幾乎與整個歐洲、中東和非洲發達地區的預計所占份額相同。中國有望在 2030 年代中期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
瑞再研究院中國中心
隨著中國保險市場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瑞再研究院將在北京設立中國中心。該中心是為了更好地開展集團內部與中國相關的長期研發活動(R&D)并發揮其作用。 “瑞再研究院中國中心的成立將支持我們在中國的增長目標,”瑞士再保險中國區總裁陳東輝表示。該中心將與中國及其他地區的業務部門和研發團隊緊密協作?!爸攸c將放在作為我們的戰略差異化因素的研發上,以幫助瑞士再保險在這個激動人心的市場和全球范圍內實現我們的目標?!?